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

——我院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期次:第70期       查看:53










  2019年暑假,我院32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围绕“青年大学习”、“美丽中国梦”、“文化艺术实践”、“教育关爱实践”、“公益志愿实践”五大课题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非遗项目传承与学习”、“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作品设计”、“助力高质量江苏建设”、“出彩工艺人”五个专项内容广泛开展了实践活动,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世情国情,在服务奉献中厚植了爱国情怀,在实践锻炼中增长了知识才干。
感受沧桑巨变,坚定理想信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进一步学习与感受祖国这70年来的沧桑巨变和伟大成就,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重温体验,我院青年走访红色教育基地、聚焦重大变化、开展国情考察等,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厚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
  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社会实践团奔赴上海和嘉兴,开展了红色历史专项学习调研活动。他们走进中共一大旧址,透过陈旧而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史料,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力量,感受中国共产党永恒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参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险的革命意志以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他们在共青团的发源地——“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回顾我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在鲜红的团旗下重温入团誓词;他们走访南湖革命纪念馆,学习红船精神,切实感受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学院“工艺手创”实践团,由四个艺术类二级学院爱好创作的学生组成,他们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聚焦祖国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主要成就,结合平时专业所学,完成了紫砂陶刻、釉彩、剪纸、面塑、书画、海报设计、橱窗展示等多个系列的主题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制作,他们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到专业作品创作中,用优秀的艺术作品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汇聚中国力量 担当青年责任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为了进一步在社会实践中历练与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我院青年关注社会热点,服务基层建设,投身社会公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帮扶、文化艺术展演、农村环境治理等实践活动,他们在实践中主动担当国家和民族责任,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学院“陶淘屋”非遗传承与创新实践团,依托我院陶瓷学院的专业特色,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目标,结合大学生爱心支教实践活动,通过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紫砂文化课程和线上志愿服务小程序,深入农村与社区,开展非遗传承与宣传、传统文化传播、爱心支教课堂等主题实践活动。7月中旬,实践团来到徐州泉山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童享阳光”暑期困境青少年公益小课堂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传承+教育扶贫+文化创新”作为切入点,以“科普文化讲座+核心紫砂课程+互动体验实践”为主线,走进徐州市段庄街道纺西社区、十里社区、合群社区等地,开展紫砂文化传播、陶艺课堂及体验活动。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团队帮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接受了一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提高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实践活动也加强了团队成员对学院特色陶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同时,通过自主设计及研发紫砂文化课程,也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及专业学习能力,为其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开展“悦分类,越文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设计融入其中,发挥当代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优势,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呼吁大家保护环境,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团首先将公益与运动结合到一起开展了捡跑活动,鼓励大家在跑步锻炼身体的同时保护环境。随后成员们来到“西美印象”美术培训中心向小朋友们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带着孩子们一起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心中美丽
的家园。另外实践团队还开展了生活垃圾纪实摄影、垃圾分类宣传折页设计、垃圾分类flash动画制作等多项活动。持续接近两个月的暑期实践活动,垃圾分类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通过个人倡导垃圾分类,助力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从身边小事出发,为祖国生态文明建设尽己所能。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科创艺行”实践团,在暑假里前往宜兴市民工子弟学校正新小学和安徽省莲云辅导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点亮心灯,科创艺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乡村青少年在科技、艺术等方面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在正新小学和莲云辅导小学开设机器人、科学小实验、手工传统文化体验、自护教育等支教课程,并带领小朋友们制作心愿卡,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扩展乡村儿童知识面,还向乡村儿童传播了传统文化。同时,团队志愿者们还通过自护教育的宣传,进一步增强了留守儿童暑期安全方面的帮扶。
争做时代先锋 激扬青春梦想
新时代青年要勇做时代先锋,为了进一步提升能力,我院青年把专业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牢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内在素质,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陶瓷学院“紫玉金砂”实践团队在暑期走进丁蜀镇范家壶庄,以“如何争做新时代工匠”为课题开展调研。小组成员通过与大师研讨、参观范家壶庄以及成员制作紫砂文创产品来体会什么是工匠精神。首先,团队成员和范家壶庄庄主范伟群大师探讨工匠精神的含义:陶艺大师范伟群三十多年潜心钻研紫砂壶,他用自身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工匠精神就是对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理念。之后,团队成员跟随范大师一起制作主题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紫砂作品。在气温高达四十度的三伏天里,团队成员们绘制设计稿、挑选泥料、着手制作以及完成最后的成品烧制,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最终制作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紫砂文创产品。此次实践,同学们不仅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更是在与大师的交流和学习中,努力学习工匠精神,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演绎江苏相声艺术70年历程”动漫设计实践团在暑期里前往江苏多地开展“演绎相声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相声艺术的历程”调研活动。实践团队旨在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曲艺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江苏相声艺术发展变迁为突破口,直观反映江苏相声的发展历程。同学们通过采访相声大师、观摩相声园子、制作三维动漫相声以及各地相声巡演这四个方面开展活动,调研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江苏相声的变迁与现状。通过此次调研、走访和实践,团队深度观摩学习江苏相声表演艺术家的精湛表演技法与匠人精神,并充分利用团队自身专业设计能力与社团表演的特长,促进大学生自身相声创作表演能力的发展,提高专业技能服务地方文化的水平,为江苏相声艺术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工艺行知大学生文明实践团”在暑期中充分调研了宜兴城乡和旅游景区公厕的建设情况,探讨“公厕革命”的宜兴模式。他们调研宜兴城区89座公厕建设情况,在龙背山森林公园、宜兴竹海、善卷洞风景区等景点进行取样考察,并深入西渚镇白塔村周围6座农村公厕做重点考察。在宜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的牵头下召开了宜兴“公厕革命”座谈会,回顾了解宜兴公共厕所发展历程与改建、改造成果。他们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民众对公厕改造和建设的认知;邀请宜兴市设计协会秘书长李明鹏,实地参观学习优秀设计案例,探讨公厕设计文化和改造方案。他们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宜兴电视台的专题报道,在社会上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小厕所,大民生,通过调研学习与实践,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推行“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并培养了脚踏实地、学以致用的探索精神,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
  32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800多名实践队员,他们在生动深刻的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青年使命感;他们在知行合一的学习锻炼中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了责任与担当。他们用青春告白祖国,用实践抒发爱国之情,用行动强化报国之志,积极传播着青春正能量。
N